四  川  省  科  技  扶  贫  基  金  会

基金会成立十周年专访|李洋:传承红色精神,共创美好未来

305
发表时间:2020-09-23 18:30


公益的路上少不了创新和传承。


今年是小川科走在公益道路上的第十年,传承公益初心、创新公益方式,是小川科多年以来坚持的信念。这十年的风雨和收获,总有一些人和我们一同见证。


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小川科和他/她们的故事!


他的父亲是老红军、四川籍开国将军李中权,一家九人参加红军,九人参加长征,在长征路上牺牲五人,为革命事业拼尽全力。


他在如今,选择传承这份红色精神,并且投身于公益事业当中。


在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四川省科技扶贫基金会顾问李洋,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眼中成长至今的小川科。


                                                                                             

李洋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井冈红军人物研究会副会长

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会长

成都红后艺术团政委

四川省科技扶贫基金会顾问

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常务理事




1

传承是我的使命



父析子荷,我义不容辞!



❖基金会的成长离不开您的帮助,是什么契机让您在基金会成立之初给予支持呢?


李:基金会成立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在成立之初,我仅仅是知道基金会,因为当时我的父亲--一位老红军、四川籍的开国将军李中权,被荣幸的聘为了我们基金会的第一届顾问。但当我的父亲在2014年去世之后,根据蔡会长的提议,以及理事会的一致决定,我在2018年正式成为了基金会的顾问,慢慢了解了基金会的工作以及开展的活动。


父析子荷,我希望我能够继续完成我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同时,我作为基金会的顾问、一名红军后代、一名共产党员,对于基金会开展的工作,积极参与、坚决支持并且乐于奉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谢谢!您作为基金会的顾问,一直对基金会的发展提供大力支持,现在基金会所开展的公益项目当中,哪些对您来说印象深刻呢?


李:基金会成立十周年以来,做了大量的为社会服务的、对党委政府有意义的工作,同时在省委、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领导的支持以及配合下,做了不计其数的公益活动,包括我们的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脱贫攻坚等等。


我作为基金会的顾问,沿着基金会规定的章程开展相关活动,我也在策划并参与到当中去,为我们革命老区的教育卫生事业、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事业做出努力。



感谢您对基金会工作的大力支持,您是基金会成长的见证者,在您看来,基金会都有哪些改变和成长呢?


李:坦然的说,我称不上是见证者,而是基金会的一个参与者,因为我现在担任中国中共党史人物井冈红军人物研究会副会长、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会长等等职位,本身的社会工作可能比较繁多,但是我作为基金会的一员,也会付出时间和精力,做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基金会已经走过十年的征程岁月,基金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也是一路披荆斩棘,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做了很多的有关于科技扶贫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是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第二是在基金会顾问委员会的领导下,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这些成绩。


同时这十年来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认真的总结回顾,可以把这些基金会所做的工作记录好、编写年签、拍照片作为我们历史的资料,这样可以更好的展望未来。





2

红色经典永流传




公益发自每个人的内心。



您刚刚也提到了自己身兼数职,您也做了很多公益,所从事的工作也帮助到了很多人,那您觉得您参与这些公益事业、成为基金会的顾问,对您自身有什么影响吗?


李:首先来讲,我的家乡就在四川达州,我的父亲是一位老红军,我父亲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党,那么我们要感谢家乡人民当年对党和革命的支持,是他们让革命胜利,推动了新中国的成功建立。


我作为红色后代,有责任、有义务为自己的家乡做一些公益的事业,所以这几年我也以红军后代的名义进行捐赠,个人购买了1000棵红豆杉捐赠给了巴中通江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一方面祭奠亲人,另一方面祭奠红军战士。


所以对于我来说,成为基金会的顾问,亲身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是一件很荣幸的事。同时还可以传承我们优秀的长征精神、教育后代、不忘初心。做公益事业是对先辈的缅怀,也是在激励我们总结、挖掘历史,传承、继承优秀传统。



❖您说的很对,您提到的做的这些公益,有没有影响到您身边的人呢?或者您身边的人是怎么看待的呢?


李:确实有影响到身边的人,因为我们做任何事,首先是要发自内心、不求回报。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是第一;第二,我们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感动、感召我们周边的一些战友、同学、同事,让他们能和我们一起参与到公益的事业当中,让他们的心灵也得到了洗礼和升华,这样即使我们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是凝聚成社会的力量就是强大的。


我们通过自己的一些行动,做公益事业来影响、带动、感动一批人,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这也是我的心愿。




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是的,基金会也建立了党支部,今后基金会是否有和在您的工作领域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呢?


李:我们基金会也成立了党的组织,健全了我们党建的工作,形成了战斗堡垒,坚定不移的贯彻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按时召开年会、及时通报工作的进展、财务的状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我认为我们基金会是一个非常正规、讲信誉、有诚信的一家很好的基金会,那么能够在基金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我本人来讲也是非常荣幸的一件事。


我们今后还要通过和四川省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可以在达州、巴中、南充、广元、包括在成都等地开展一些公益活动,为老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我们的活力,我们要把这个红色历史挖掘好、整理好、收集好,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将红军精神传承好,将红色基因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所以,下一步重要的工作,就是我们研究会如何和我们基金会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我们四川革命老区和我们川陕地区乃至全国老少边陲地区开展科技扶贫的公益事业,在我们范围允许内的前提下开展我们的工作,把我们的红色资源引入到我们的基金会里,这是我和蔡会长多次商讨达成了一致共识的事。


❖今年是基金会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在未来,你对基金会有没有什么期许呢?


李:基金会在过去的十年里做出了很大的成绩,那么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更加充满信心和激情,因为我们有了这十年工作经验的积累,有着党的领导,有着我们基金会人员的团结拼搏、克服困难,为我们四川、乃至全国在科技扶贫方面注入了很多活力,带动了经济发展,带动了老少边陲地区的经济复苏。


如果我们朝着既定的目标来实现,我相信未来十年将会是充满活力、朝气、希望的十年,我相信在我们基金会的人员一起团结努力地工作下,基金会一定会有更令人骄傲的成绩,交出让党、政府、人民、合作伙伴都满意的答卷。


同时也希望基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建立一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公益机构。




满门革命赤子

辉煌永留青史

感谢您对公益事业的努力付出

未来的日子里

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起前行!





分享到: